上周,向明初级中学召开预备年级家长会,
在
“00后”阅读追逐潮流
吴群英是向明初级中学的语文教研组长,她现在所面对的学生正是我们常说的“00后”:“以前学生是经典阅读为主,现在学生的阅读受网络的影响,选择更多,也更自主。”
吴老师介绍说,对于传统的经典作品,“00后”学生普遍感觉有距离,很难产生共鸣。“像莎士比亚的作品,学生就很难接受。”初中课本中有《威尼斯商人》的节选,吴群英建议学生课外再找些莎翁的作品拓展一下,不少学生看了之后就喊头疼,表示“读不下去”。
与经典文字的距离感,不仅源于经典作品的年代久远,更重要的是,“00后”喜欢的阅读感觉和节奏与经典作品大相径庭。学生们对经典有一种仰望之情,却很难进入他们父辈过去的读书情境之中。更特别的是,这一代学生不愿意妥协,吴群英表示:“以前学校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学生即使不喜欢,也会像对待作业一样硬着头皮看完。但现在的学生就不一定了,他们会有自己的选择。”
老师开书单,学生未必领情
学生在阅读上的偏好直接反映到作文上。
“00后”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让语
吴群英老师为学生课外阅读开“菜单”时,会把握以下标准:主题要表现爱和宽容;语言要规范、优美;篇幅不宜过长,千字文为宜,可以是名家名作、报刊杂志上的美文,也可以是优秀学生习作等,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尽量贴近学生。
这番好意学生会不会领情,老师们心里着实没有谱,但他们正在努力与“00后”沟通,寻找兼顾兴趣和导向的途径。
学生渴望平等的交流
“00后”不喜欢受约束,传统教学中常用的强制的、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对他们显然已不适用。他们需要受尊重,需要民主,喜欢参与规则的制定。
上周,向明初级中学向全校学生发出每天“悦读半小时”的倡议,活动方案都是由学生
果然,学生的参与让这项活动收获颇丰。“不少学生都愿意和同学、老师分享阅读,这在过去很少发生。”吴群英说。有个初二男生强烈要求她看《东周列国志》,还是文言文版的。“这些学生在阅读上有一定品位,但苦于无人交流,希望
吴群英认为,指导“00后”学生阅读,对老师无疑是一个挑战。“老师不能只是单方面把自认为经典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去读一读学生中流行的书刊,才能与他们交流。”
“其实,他们是渴望交流、愿意分享的,但他们对交流形式、交流对象都有着自己的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为他们创设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