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融合共创,成就“明”师——向明初级中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与改进活动
发布日期:2021-12-21    发布人:杨依依

历时一年,经历了近十次线上与线下研讨,近十节公开课堂观察和近二十节的录像课观察,我校迎来了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与改进活动的最后一次研修。20211220日下午至21日上午,向明初级中学冯强校长与本校15位研修教师一起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为期一年的项目活动中,教师们以真实的课堂情境为中心,学会了多种常用的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渐渐熟悉并熟练了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采样、分析与诊断。在熟悉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们把自己与同侪的经验作为及经验差异作为学习资源,运用多种课堂观察的方法与技术对常态课堂进行系统观察,抽取其中的具体经验,促进实践性知识的提升。

在最后一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分析活动中,唐张勇老师带来的《圆的面积》与陈雨老师的《研究物质的组成——甲烷的燃烧产物》两节课堂,都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研修成果。课后,两位执教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关琪老师和沈春英老师分别从学科专业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定性点评,并就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路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伴随着研修课程的深入,老师们也慢慢的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从最初的数据被采集者,变为了数据的采集者与实践者。犹记得在第一次课堂采集中,是主讲老师根据采集到的大数据,对两节现场课现场分析,肯定了两位老师在课堂中以“推理型问题”为主的教学设。而本次,顾佳莹、杨依如等八位教师作为采集者,已经得心应手,分别从编码体系S-T分析方法、四何问题分析、对话深度分析、教师回应方式等角度,对两节课进行现场汇报与分析。

在数据的比对中,老师们也找到了未来课堂改进的方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的加入一些创造性问题;同时课堂中提问的主体不应该只是老师,更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即时生成的问题,从我问你答变为互问互答。这一年的学习,让大家在改进课堂的同时,也重新思考了数据赋能的意义。传统的观课与评课,主观性比较强,观课教师会结合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教师提问是否妥当等“以人为本”的主观角度来进行评课。而基于大数据的观课评课则更为客观,统计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依托数据从而改进教学,让课堂变成真正的研学课堂。

最后,向明初级中学校长冯强就本次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鼓励参加研修的教师们借助本次活动的机会,以大数据为工具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不断挖掘教学深度与广度,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思维层次。

越来越多的研修老师与慕名而来的青年教师们对2.0的新研修活动充满期待,大家形成了一股数据赋能,融合共创的研讨氛围。参加研修的教师们都表示通过本次研修,密集地接受了与基于大数据的观课方法相关的许多新概念,结合实践演练和精准数据分析,对教学过程中的提问、鼓励方式等细节有了精准的改进方向,转换了观念,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理念,实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变革,促进教学发展。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