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是一种专注而又充实的身心状态。
在先前开展的“我的心流时光”活动中,很多同学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了与家人在寒假同游、共玩、相伴的片段。有些同学热爱旅行,或共赏北国风光、或去南方共渡暖冬、或留在江浙沪一览江南山水——在他们的眼中,旅行能够一扫繁忙的学业,与家人的同游更促进了彼此的交流,这种心流体验带给了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也有不少同学认为与家人一起烹饪是自己的心流时刻,在他们的眼中,大手牵小手的共同劳作,不仅仅是在制作一顿美食,更诠释了家庭文化的传承;我们还看到有不少同学,在艺术的创作中,找到了心流,诚然,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亦或者是多媒体的创作,只要是身心放松、全神贯注,就能体会到充实与愉悦。让我们共同走进同学们的心流时光。
分享:
1、和家人共度除夕:
春节前夕,家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而最温馨的时刻,莫过于和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包春卷。
那天下午,厨房里热闹非凡。外公早早地准备好了食材:嫩绿的青菜、鲜嫩的笋丝,还有香喷喷的肉馅。外婆则在一旁忙着和面,她揉面的双手像魔术师一样,面团在她手中变得光滑又柔软。妈妈负责调配馅料,她把各种食材切得细碎,再加入调料,搅拌均匀,香味立刻弥漫开来。
我迫不及待地加入这场“春卷大会”。外公教我擀皮,他拿起擀面杖,轻轻一擀,面皮就变得薄薄的、圆圆的。我学着他的样子,可擀出来的面皮总是厚薄不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外婆则在一旁耐心地指导我,她笑着说:“慢慢来,别急。”在她的帮助下,我终于擀出了一个还算像样的面皮。
接下来是包春卷。妈妈示范给我看,她在面皮上放上一勺馅料,然后轻轻一卷,两边折起,再卷成一个小圆筒,最后用手指蘸点水封口。我学着她的样子,虽然包得有些歪歪扭扭,但心里满是成就感。外婆包的春卷最漂亮,一个个像精致的小枕头,整齐地摆在案板上。外公则负责把包好的春卷放进油锅,随着“滋滋”的声响,春卷渐渐变得金黄酥脆。
当春卷端上桌时,满屋都飘着诱人的香味。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馅鲜嫩多汁,满是幸福的味道。这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美食,更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是我们共同创造的温暖记忆。
初二6-李怡瑶
2、做灯笼的温暖时光
春节,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做手工灯笼。爸爸裁剪竹条,妈妈绘制灯面,我帮忙黏贴纸花。灯光暖黄,欢声笑语不断。没有手机的打扰,大家心无旁骛,沉浸其中。这专注相伴的时光,是家的温度,成了记忆里最暖的片段 。
初二1-方依祎
3、花灯作品
预备11-季海霖
4、书中的黄金屋
书是浩瀚的海洋,让人沉浸其中,一个人读书可能无趣,但是与父母一起讨论,解读十分有趣,解决问题,更加亲密。
初二1-黄若谷
5、给家人做青椒炒腰花:
我在早上去陪妈妈去菜市场买了猪腰花和青椒,炒菜过程中,我生怕一不小心就把菜炒糊了,一直都小心的控制着火的大小。青椒的清香和猪腰的鲜融合在一起,香气扑鼻。当我把这道菜端到餐桌上时,家人都很惊喜,纷纷夸赞我做得好吃。那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满足感和自豪感。看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通过这次烹饪,我深刻体会到了家人的重要性和为家人付出的意义。一道简单的青椒炒腰花,不仅让家人品尝到了美食,更让我和家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也体会到了家长平时照顾我们的不易。
初二1-郑佳蕊
6、长城上的心流时光
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尽,慕田峪的砖阶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父亲在前方数着台阶:"五百七十六、五百七十七......"母亲笑着掏出保温杯,热气氤氲了她的眼镜片。
数到第五百八十三块砖时,我的脚步开始发沉,喘息声越来越重。第七百三十级石阶处,小腿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登山杖戳进砖缝的瞬间,身后突然传来稳稳的托力——是母亲的手掌抵住了我的书包。父亲忽然摊开手掌,掌纹里蜿蜒着城墙般的沟壑。我们就这样手拉手继续攀登,三双手的温度在石砖上烙下新的刻度。
站在烽火台回望,蜿蜒的城墙像金线绣在青绿绸缎上。父亲说每块砖都是古人专注的证明,我想,我们此刻的脚印,正在把时光编织成新的故事。我们三人的脚步声重叠在古老的台阶上,像一首穿越千年的回旋诗,月光漫过箭孔时忽然明白:原来最坚实的城墙,是父母用目光砌成的守护线;而所谓成长,不过是沿着他们的爱,走出自己的蜿蜒。
初二10-范容晓
7、和家人一起放鞭炮
曾经小时候最爱的七匹狼,现在依旧能找到它的足迹,不一样的是,那年,我只有我自己,现在,我有了妹妹,每当我看着妹妹捂耳朵的受惊表情,我就仿佛看见了曾经的我自己,蓝天下衬托着的不再是形单影只,而是勾肩搭背……
这一天,这一刻,其实并没有多慢,并不像别人夸张到开心的时光都流速很慢,但我只觉,这是最单纯的快乐,看着火花在地面上亮起,惊喜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便觉着,哦,这一切,我似是看的太重了,以至于我干什么都没有了兴趣,但,在这一次次的火花中,闪过的不是别的,正是我曾经的自己,那个天真无邪,干什么都很快乐的“傻小子”……
初二4-张鲁迪
可能有同学会问:在繁忙的学业生活中能找到心流体验吗?
首先,我们要接纳生活中的变化,与其焦虑内耗,不如视开学为新的成长契机。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学习中的挑战,例如“我又有机会学习新的内容啦!”
接下来,让我们用“微习惯”锻炼我们的韧性、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每天专注学习三小时、每周主动交往一位同学,这样好习惯就会越来越强壮!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利也是常有的事,允许自己犯错,及时肯定自己“虽不完美但已完成的事”,比如“找同学或老师解决了一个不会的问题”,用一本手账记录自己的进步轨迹。
为自己预留15分钟的放松时间,为自己建一个主动倾诉压力的支持圈,培养一个自己的兴趣特长。
写下新学期的“成长新剧本”,在日历上标注期待的日子,预留一些“彩蛋时间”,迎接新学期的成长惊喜!
如果在寻找和创造心流的过程中有什么想要与心理老师分享或交流的,欢迎发邮件至xmcjx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