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研组结构介绍:
向明初级中学体育教研组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集体,现有的六名教师,其中男教师3名,女教师3名,一名为35岁以上的教师,其他5为均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整体较为年轻化。体育组教师的学历皆为本科,且有两名教师已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体育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书。六名教师中,有四位中学一级教师,两名中学二级教师,其中一名担任校总务主任,一名区级骨干教师。
二、教研组建设:
全组教师事业心强,能勤“充电”,其中汤海燕还参加了市德育基地培训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在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勇挑重担,团结协作;形成了“厚基础,多研究,广吸收,重个性”的教学特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及有成效地辅导学生参加竞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教研组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积极讨论教材教法、有效策略三环节和学校体育工作建设等,以集体备课、看课、评课的形式共同探究公开课,以保证区级公开课的质量。在大家的努力下,我校体育工作一直保持在区前列,2009年到2010年体育教研组来连续三年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有三位教师被评为优秀体育教师。
三、教研组教学特色:
在结合学校“激情课堂,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激情课堂,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多种策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根据学校有效性策略的三个环节五分钟效应、问题式教学、多样化作业进行实践、总结,具体环节的教学策略如下:
1.五分钟效应的策略: (1)游戏导入策略;(2)情境设置导入策略;(3)角色扮演导入策略 ;(4)经验导入策略
2.问题式教学的策略与举例:(1)直接设问策略;(2)案例教学策略;(3)比较异同策略;(4)陷阱设置教学策略;(5)创编教学策略;(6)探究教学策略
3.多样化作业的形式与案例:(1)拓展型作业;(2)探究性作业
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实践、研究,也形成我们教研组有效性教学的特色。在教研组老师共同的努力下,教研组三年来每年保证一节区级公开课:2008年
四、教研组特色:
我校是一所有着悠久体育历史的市级体育传统学校,以篮球、乒乓、游泳为传统的体育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年来,在二期课改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本校“激情课堂,快乐学习”的指导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学校自身的传统项目底蕴,结合上海市“两纲”精神,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两纲”的教学模式,旨在结合学校体育特色,构建一个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文明、健康、活泼并富有个性的体育特色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充分实现体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功能、坚持和作用。
我校位于中心城区,学生总数800对人,可运动场地面积仅
同时我们教研组积极贯彻中央7号文件《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增加了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实施了几项措施来挖掘各方资源,开展体育工作:1、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学校决定每天早上7:30分到7:55分场地开放,学生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活动。2、自编健身体操。我校根据市教委要求,自主创编了健身操,实现“三课三操两活动”,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让学校充满激情。3、丰富体锻课内容。体锻课在原有基础上,先进行15-20分钟的队列队形训练,旨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饱满的精神面貌。然后进行分类组合,形成篮球、排球、乒乓球、健身操、弄堂游戏等多项锻炼项目。4、征集教师志愿者。运用志愿者资源,对每天学生的户外活动进行相关指导与保护,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教师体育锻炼,改变教师亚健康状况,提高教师身体素质,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5、开展“阳光体育”的活动,组织各类校内外体育比赛。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形式各类项目的体育比赛,如组织运动员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的大型比赛和“阳光体育”大联赛,并且载誉归来。在校内组织大型的,体育运动会和小型的比赛,让学生充分体会“阳光体育”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我校的体质健康数据符合标准。6、定期投入体育经费,确保体育安全。我校体育教研组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教育教学中团结协作,精心钻研教材,创造性地探索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策略。
五、教研组教科研情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必须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放弃重技能轻科研的观念,从而改变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老师,体现在学生身上”为此,我们教研组要求全组教师改变观念,以科研兴教,以科研建组,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本人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了学校课题《渗透“两纲”精神对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并结题,及为《激情课堂教学环节与策略研究》一书中撰写体育学科的内容。周赟老师《小场地大作为》一文在《卢湾区教育学院院刊》发表。平瑜玲老师《初中体育排球拓展课的教学设计》一文在《卢湾教育研究》发表。
六、业余训练情况:
作为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我校在篮球、乒乓、游泳这三个项目上,为国家、市、区培养了许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我校体育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负责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和训练工作,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运动员学籍管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课余训练管理制度等。同时做到工作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体育传统项目不仅在全国、全市比赛中屡获佳绩,而且为上一级运动队、学校以及市队输送了不少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也较好地完成了市体育传统学校的评估工作。
七、获得成绩:
一、教师:
1、2009年12月缪克利老师获上海市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定向竞赛活动优秀指导奖
2、2009年12月缪克利老师获2009年度卢湾区业余无线电项目竞赛活动金牌教练奖。
3、2010年2月汤海燕老师完成“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实训。
4、2010年1月汤海燕老师被评为卢湾区“十一五”第二批骨干教师。
5、2008年、2009年、2010年教研组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汤海燕、周赟、缪克利被评为区“优秀体育教师”。
二、学生:
1、全国:
1)2010年8月获第七届CSBA全国初中女子篮球锦标赛第七名。
2)2010年8月获第七届CSBA全国初中女子篮球锦标赛道德风尚奖。
2、市级:
1)2009年上海市中学生篮球锦标赛女子初中乙组第二名。
2)2009年11月上海市初中组啦啦队自选动作二等奖。
3)2009年11月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打联赛定向越野比赛女子组二等奖。
4)2009年11月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打联赛定向越野比赛男子组二等奖。
5)2010年7月上海市“阳光体育嘉年华”最佳电子报纸设计团队一等奖。
6)2010年5月上海市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初中组女子组团体第三名
7)2010年5月上海市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初中组
8)2009年12月上海市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初中组团体第四名、男子初中团体第四名、初中组个人第五名(金慧琳)、初中组双打第三(金惠琳、马韵沁)、第四名(张悦怡、陈瑞玲)。
9)2010年5月上海市乒乓球锦标赛男子A组团体第四名、男子B组团体第六名、女子B组单打个人第四名(金慧琳)。
10)2011年上海市第二十六届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定向竞赛探雷团体项目(初中组)。
11)2011年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电路创新制作少年组团体团体第三名。
12)2011年10月上海射击锦标赛(乙组)男子自选手枪慢射30发第四名(石方舟)、女子气步枪40发团体第六名(麻舒淳)、女子小口径普通步枪3X10个人第三(麻舒淳)和团体第六(麻舒淳、赵佳雯)、女子小口径普通步枪30发卧射个人第五(麻舒淳)。
13)2011年6月上海市“光明乳业杯”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团体:男子B组第一、C组第一、D组第二、E组第四。女子B组第六、C组第三、D组第三、E组第三。个人第一10次、第二6次、第三5次、第四7次、第五3次、第六5次。
14)2011年9月上海市青少年十项系列游泳总决赛团体:男子B组第一、C组第二、D组第二、E组第五。女子B组第五、C组第三、D组第四、E组第二。个人第一6、第二8、第三4、第四8、第五2、第六6。
15)2011年上海市篮球十项系列赛总成绩女初基层组B组第二名,女初混合组B组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