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正文
地理教研组建设
发布日期:2012-09-24    发布人:
 

多年来,向明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的教师在学习现代化地理教育中认识到:要想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第一,必须抓好教研组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第二,立足课堂, 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 除了对学生有统一的知识技能要求外,还应非常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从而达到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

第一,抓好教研组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地理教学研究是在日常地理教学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地理教师放弃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去做专门的教学理论研究。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解决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尤其是地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同时构建民主、开放、高效的地理教研工作机制,调动全体地理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将地理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引导广大地理教师形成一种新的职业生活方式——在学习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

(地理教研的组织

学年初,由教研组长牵头设计问卷,调查地理教师的教科研困惑和需求,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及发展需求,收集和编写地理教科研专题指导信息。同时,指导每位地理教师根据地理教科研专题指导信息,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内容和目前所达到的水平状况,反思找出自身发展较弱的方向,进行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确定学年个人研究的小课题。同时营造科学、合作、创新、宽松的教研氛围,力促学校、教师之间及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与组内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努力把教研组建成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习型组织

(二)教师互助交流
  我们要求每位地理教师开放自己,加强与组内的其他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1.集体教研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每学年初,结合学校实际、学科教学现状、教师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确立12个有助于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教研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系列集体教研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中心发言人,准备活动提纲和资料,通过教师的集体交流研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解决地理学科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推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集体备课  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组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了各人构思集中交流分小组()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制成课件)”的集体备课制度,然后由一人主,教研组集体听课,听课后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
3样本课解剖  每学期选择1—2节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实况录像,然后拿到教研组播放,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教研组集体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教学实施、学生反应进行比较研讨,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

4.听课评课  按新课程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听课、评课制度,明确听课的节数、记录的要求、评课的要求等,充分发挥其管理、研究、诊断及评估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倡导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指导,开展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 

()教师教学研究实践  要使的地理教学研究真正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需要构建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问题累积制度、教学反思制度等相关制度。
1.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制度建立的目的,在于构建一种机制、营造一种氛围,使教师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的保证。制定理论学习制度要在计划、形式、时间保证、检查落实和效果上做出规范。
2.教学问题  累积要求教师随时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收获、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或闪光点进行记录,具有研究价值或困惑的问题,定期利用教研(备课)活动时间一起讨论解决。如确实有解决不了的重大困惑或疑难问题,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引领指导。
  3.教学反思  要求教师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形成三步式教学实践反思,即①课前反思: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作出调整性的预测;②课中反思: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思考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③课后反思: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对有效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

第二,立足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现在的初中生思维活跃,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及观念意识,普遍对地理科不重视,在课堂上的情绪不是冷漠呆滞就是惟恐天下不乱。如果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不更新,上课时只是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势必造成学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必须用“心”去施教,热切地关注学生。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首先,我们教师的课前准备除了写教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了解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一是积极的旁观者,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启迪思维,激励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让学生学习在“热闹”中“有序”的进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二) 运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相整合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性;收集信息 “ 讲地理 ” ,培养能力 “ 讲素质 ”

教学模式中加入多媒体的内容,利用图片和动画,形象直观生动,学生学习兴趣大幅度的提升,看到、听到平时看不到和听不到的内容,能使上课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和掌握,上课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创新能力,因此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三) 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模式,争取将课堂由老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
组织学生在有关地理书刊、画报、电视上收集一些平时自己感兴趣的地理方面的信息,开展 “ 课前一分钟 ” 讲地理活动,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举办摘编地理知识小报评比,让学生动手用塑料薄膜片制作祖国地形图和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轮廓,进行竞赛,看谁最快、最熟悉。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去获取知识,使学生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提升地理教师的业务素质,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确定,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分享到:
相关信息